亲爱的读者们,今天我们来聊聊板式换热器。作为工业传热的好帮手,不同型号的板式换热器各有特点。以SHR20A和BR1NM-0-27-E为例,它们的设计和参数各具优势,有效提升换热效率。了解板式换热器的结构、职业原理和型号参数,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它们。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一领域的奥秘吧!
在工业生产中,板式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的传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工艺流程中,不同型号的板式换热器,其参数也各有差异,主要涉及换热面积、设计压力、设计温度、板片材质、流程组合等多个方面。
型号:SHR20A
以型号SHR20A为例,该型号的板式换热器采用人字形波纹板设计,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增加板片之间的传热面积,进步换热效率,具体参数如下:板片数量为180片,板片厚度为0.5毫米,板片面积为0.72平方米,职业压力可达0.4兆帕,流量为200立方米每小时,进出口温度差为40摄氏度。
型号:BR1NM-0-27-E
型号BR1NM-0-27-E中的字母和数字代表了特定的技术参数和材料信息,B代表板式换热器,R指人字形波纹板的设计,这有助于进步换热效率,1平方米表示单个板片的面积,直接影响了换热器的整体性能和容量,NM是材料代号的简称,具体材料需要进一步查询。
板式换热器的规格型号及影响原理详细介绍
板式换热器的板片结构和设计对于换热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板片的波纹形状和间距可以增加板片之间的传热面积,进步换热效率,板片之间的密封结构也需要考虑,以确保流体不会发生泄漏,保证换热器的正常运行。
板式换热器职业原理
板式换热器由冲压有波纹薄板组成,四周通过垫片密封,并用框架和压紧螺旋压紧而成,其职业原理是冷热流体在板片两侧的流道中流动,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这种结构使得板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操作灵活性大等特点。
板式换热器型号参数表
板式换热器型号参数表是一份包含了各种型号板式换热器技术参数的清单,通过查阅这份表格,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型号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传热系数、最大职业压力等重要参数,这些参数对于选择合适的板式换热器、设计换热体系以及进行性能评估都至关重要。
板式换热器型号及参数
型号:SHR20A
型号SHR20A的板式换热器参数如下:换热面积为50到2000平方米,设计压力可达5兆帕,设计温度范围为-10℃到200℃。
型号:BR1NM-0-27-E
型号BR1NM-0-27-E的板式换热器参数如下:换热面积为50到2000平方米,设计压力可达5兆帕,设计温度范围为-10℃到200℃。
管板式换热器型号
管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其型号众多,下面内容列举几种常见的型号:
AES500-6-54-6/25-4Ⅰ
AES500-6-54-6/25-4Ⅰ即浮头式换热器,平盖管箱,公称直径500毫米,管程和壳程设计压力均为6兆帕,公称换热面积54平方米,较高质量冷拔换热管外径25毫米,管长6米,4管程单壳程的浮头式换热器。
BEM700-5/6-200-9/25-4Ⅰ
BEM700-5/6-200-9/25-4Ⅰ型号指的是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封头管箱设计,公称直径为700毫米,管程设计压力为5兆帕,壳程设计压力为6兆帕,换热面积为200平方米,采用外径为25毫米的高质量冷拔换热管,管长为9米,为4管程单壳程结构。
管板式换热器型号因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规格而异,常见的型号包括BEM、BEM-S、BEM-D、BEM-DS等,管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紧凑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食品等工业领域,其核心结构由管板和换热管组成,管板用于固定换热管并分隔两种流体,而换热管则是流体进行热交换的主要通道。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型号一般以字母和数字组合表示,如BEM型,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成本低,管束两端的管板与壳体固定连接,适用于两种介质温差较小、壳程介质清洁且不易结垢的场合。
浮头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型号如AES等,这种换热器能解决热膨胀难题,适用于管程介质清洁、不易结垢,且温差较大的场合。
管壳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型号如GB/T 151标准下的系列产品,它结构简单、造价低,适用于两流体温差较小、壳程介质清洁的情况,浮头式型号能解决热膨胀难题,如部分符合NB/T 47009标准的产品,常用于温差较大、壳程易结垢的工况。